惦记 第108节(3 / 4)
左渔愣了一下,随即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了一丝温柔的笑意。
“是吗?”她轻声说道,心中却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。
队员见她笑了,脸上也绽开了笑容:“是啊,许队每次看手机的时候,脸上的表情都很不一样。那时候我们就猜,屏幕上的人一定很重要。”
左渔心里温暖而酸涩。她抬眼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面孔,忍不住地轻轻开口,问道:“你们许队他……伤得重吗?”
队员挠了挠头,叹了一口气,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:“不轻。他受伤后,我们都劝他先撤,毕竟他可是我们的头儿,他的命比谁都重要。可他怎么都不肯,就说自己是队长,该他去。”
左渔听了,心里像被什么紧紧揪住了一样。她垂下眼帘,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些。
“嫂子,”队员说完,转身面对左渔,语气变得郑重,“队长用命护着我们,我们也会护你的,绝对心服口服的那种。”
左渔心中的酸楚愈发浓烈,她感受到这份沉重的承诺,但不想让队员们为她分心。于是,她努力藏起情绪,露出轻松的笑容。
“不用护我,我又不上前线,你们把心思都放在任务上就好。我们尽早将救援物资重新补给,大家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“明白了,嫂子。”队员答应道。
左渔点点头:“早点休息吧,明天下午一起去机场,南航运来的物资要到了。”
队员拍了拍胸脯,笑着保证:“没问题!”
翌日,左渔从机场验收完补给物资回来,便接到了技术人员的报告。
经过检查,队员们开回来的大巴车被判定为彻底报废的状态,已经无法继续使用。
然而,若想成功将108名被困人员接应出来,他们还需要几辆可靠的交通工具。左渔深知时间紧迫,立即与领导讨论新的方案,争分夺秒地寻找替代车辆。
次日晚上8时,左渔终于联系上了当地的一家外资企业,迅速敲定协议,包下了两辆客车和一辆装载物资的卡车,为紧急撤离任务做好了准备。
终于,在队员们休整到第五日时,许肆周传回了消息。
他在布达罗亚北部第一大城的西郊找到了被困的108人。这些人失联了长达两个多月,在炮火威胁下始终藏身于地下的防空洞。
许肆周找到他们时,一群人士气大振,但由于物资缺乏,部分人员受伤,体力和精神都经受着极限考验。外面又响起了猛烈的轰炸声,若继续行进,整支队伍恐怕只能再坚持72小时,行进距离也非常有限。
但坐以待毙就是死路一条。
许肆周始终沉着冷静,迅速分析局势,选取了30多公里外相对安全的小城——维什贡,作为汇合点。
他当机立断,召集起队伍内尚有余力的青壮年,连夜商量出一套撤退到维什贡的方案。
同时他将消息回传至左渔,让救援小队迅速带着医生和补给物资前往维什贡。
从这里到维什贡只有一条路可以走,那就是r2公路。
这条路非常险峻,沿途设有武装关卡,被反叛军势力把守着,要想带着这108人撤离,必须有人打先锋,摸路的同时跟所有关卡的人武装分子打好招呼。
但无论是谁去,这一过程的风险都极大,不仅可能会被人用枪口指着脑袋,还可能面临被乱枪射杀的危险。
可是有些事,即使再凶险,也必须有人去做。
当天十点,会议室内一片寂静。
当得知许肆周将亲自充当急先锋,上阵跟武装分子交涉时,所有人都被他的这份魄力震撼了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大家都清楚,在这次任务中,许肆周已经付出得太多太多了,几乎是以命相搏。 ↑返回顶部↑
“是吗?”她轻声说道,心中却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。
队员见她笑了,脸上也绽开了笑容:“是啊,许队每次看手机的时候,脸上的表情都很不一样。那时候我们就猜,屏幕上的人一定很重要。”
左渔心里温暖而酸涩。她抬眼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面孔,忍不住地轻轻开口,问道:“你们许队他……伤得重吗?”
队员挠了挠头,叹了一口气,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:“不轻。他受伤后,我们都劝他先撤,毕竟他可是我们的头儿,他的命比谁都重要。可他怎么都不肯,就说自己是队长,该他去。”
左渔听了,心里像被什么紧紧揪住了一样。她垂下眼帘,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些。
“嫂子,”队员说完,转身面对左渔,语气变得郑重,“队长用命护着我们,我们也会护你的,绝对心服口服的那种。”
左渔心中的酸楚愈发浓烈,她感受到这份沉重的承诺,但不想让队员们为她分心。于是,她努力藏起情绪,露出轻松的笑容。
“不用护我,我又不上前线,你们把心思都放在任务上就好。我们尽早将救援物资重新补给,大家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“明白了,嫂子。”队员答应道。
左渔点点头:“早点休息吧,明天下午一起去机场,南航运来的物资要到了。”
队员拍了拍胸脯,笑着保证:“没问题!”
翌日,左渔从机场验收完补给物资回来,便接到了技术人员的报告。
经过检查,队员们开回来的大巴车被判定为彻底报废的状态,已经无法继续使用。
然而,若想成功将108名被困人员接应出来,他们还需要几辆可靠的交通工具。左渔深知时间紧迫,立即与领导讨论新的方案,争分夺秒地寻找替代车辆。
次日晚上8时,左渔终于联系上了当地的一家外资企业,迅速敲定协议,包下了两辆客车和一辆装载物资的卡车,为紧急撤离任务做好了准备。
终于,在队员们休整到第五日时,许肆周传回了消息。
他在布达罗亚北部第一大城的西郊找到了被困的108人。这些人失联了长达两个多月,在炮火威胁下始终藏身于地下的防空洞。
许肆周找到他们时,一群人士气大振,但由于物资缺乏,部分人员受伤,体力和精神都经受着极限考验。外面又响起了猛烈的轰炸声,若继续行进,整支队伍恐怕只能再坚持72小时,行进距离也非常有限。
但坐以待毙就是死路一条。
许肆周始终沉着冷静,迅速分析局势,选取了30多公里外相对安全的小城——维什贡,作为汇合点。
他当机立断,召集起队伍内尚有余力的青壮年,连夜商量出一套撤退到维什贡的方案。
同时他将消息回传至左渔,让救援小队迅速带着医生和补给物资前往维什贡。
从这里到维什贡只有一条路可以走,那就是r2公路。
这条路非常险峻,沿途设有武装关卡,被反叛军势力把守着,要想带着这108人撤离,必须有人打先锋,摸路的同时跟所有关卡的人武装分子打好招呼。
但无论是谁去,这一过程的风险都极大,不仅可能会被人用枪口指着脑袋,还可能面临被乱枪射杀的危险。
可是有些事,即使再凶险,也必须有人去做。
当天十点,会议室内一片寂静。
当得知许肆周将亲自充当急先锋,上阵跟武装分子交涉时,所有人都被他的这份魄力震撼了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大家都清楚,在这次任务中,许肆周已经付出得太多太多了,几乎是以命相搏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