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年明月夜 第101节(1 / 4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鱼扶危低头,叹了声:“不好,陷于牢狱,酷刑之下,十指尽断,而当今世上,能救他的,唯公主而已。”
  大理寺内,三司日夜会审,已成人间炼狱,但大理寺外,还在努力的,不止李楹一个人。
  何十三和诸少年站在玄武门外,看着一人高的登闻鼓,一个少年咽了下口水,胆怯问何十三:“我们真的要这么做吗?”
  何十三面无表情:“你想想你阿娘的诊病钱是如何来的?你想想你阿耶死的时候是谁买的棺材?”
  那少年眼睛一热,低下头去。
  何十三道:“我不管他当察事厅少卿的时候做过什么,横竖是些争权夺利的脏事,反正我也不懂,我只知道,没他,这几年,我们活不下去,更不可能有如今的好日子,他娘的畜生都知道知恩图报,人不知道吗?”
  众少年心潮都澎湃起来:“好,我们干!”
  何十三首先大步迈向登闻鼓,拿起鼓槌,砰砰敲了起来:“冤枉!冤枉!”
  看守登闻鼓的金吾卫对视一眼,赶紧去汇报监门卫,直到玄武门外聚集的百姓越来越多,左监门卫才闻讯赶来,他斥道:“做什么?”
  何十三大声道:“冤枉!我要申冤!”
  “告过县、州、大理寺了吗,没告的话算越级上诉!念尔无知小儿,快回去!”
  “什么越级上诉?除了敲登闻鼓,哪个县州敢接我的诉状?”
  “你到底要告什么?”
  “告你们,冤我阿兄!”
  “你阿兄是谁?”
  何十三抬头挺胸,喊出他以前最鄙夷的名字:“是崔珣!你们冤他!”
  左监门卫愣住,何十三大声说道:“他敲登闻鼓,你们凭什么查都不查就给他关到大理寺?名为三司会审,实际就是酷刑逼供!如果圣人没有勾结突厥,如果太后没有包庇亲子,那怎么会怕查?你们凭什么不查被告,反而去拷打原告?”
  左监门卫吓得哆嗦,他指着何十三道:“反了!反了!”
  金吾卫一拥而上,用刀鞘去抽打何十三,何十三被踢倒在地,仍然对围观的百姓嚷道:“登闻鼓不是申冤用的吗?难道涉及太后和圣人,就不能敲了吗?还是说王子犯法,与庶民同罪,这句话,就是骗我们的!”
  百姓目瞪口呆,其余天威军少年也涌了上来,口中纷纷喊着冤枉,手中拿起鼓槌敲了起来,一个人被打倒在地,另一个人继续拿起鼓槌敲,登闻鼓前,洒满一地热血,少年人不顾生死,前赴后继,犹如他们的兄长六年前在落雁岭,明知必死无疑,却一个个,举起刀剑,纵马向突厥人的铁蹄发起冲锋。
  蓬莱殿里,太后端坐在珠帘后,一言不发听着此起彼伏的鼓点声,左监门卫战战兢兢地和她汇报着:“都是些十二三岁的顽童,打不跑,吓不跑,臣已经将他们全部关押起来了,但还是有闻讯而来的顽童赶来敲响登闻鼓,臣以为,他们妄议君上,不如杀一批,以儆效尤。”
  太后神情冷淡:“你是说,杀十二三岁的孩子?”
  “但他们犯上作乱,大逆不道……”
  “先关着吧。”太后疲惫道:“来一个关一个,总有来完的那天。”
  左监门卫答了声“诺”,然后又道:“这些顽童擅敲登闻鼓,败坏太后与圣人名声,臣以为,应先派金吾卫守卫登闻鼓,不许百姓再敲,等此事告一段落,再做处置。”
  太后不置可否,左监门卫领命下去,途中遇到了侯在殿外,身穿绯红官服的卢淮,等到太后宣召,卢淮跪下叩首行礼,然后起身,讽刺地说了句:“从古至今,还未有不许敲登闻鼓的王朝,大周,倒是开了个先例。”
  太后抬眼望他,卢淮消瘦不少,他去长春观外的荒林挖出了王暄尸首,王暄尸首已经开始腐烂,但还是能看出这个文弱书生死前受的何等折磨,卢淮颤抖着手去抚摸着他的挚友,然后在王暄尸首前,哭到几度晕厥。
  待将王暄尸首送回王家,王暄的妻子和一双儿女也哭到肝肠寸断,卢淮不断允诺会照顾他们今后生活,却还是抵不住他们的丧夫之痛和丧父之痛,倒是王暄的老母神色平静,她对卢淮道:“我儿因义而死,流芳百世,快哉平生,何故悲伤?”
  卢淮神色震撼,他斟酌了下言辞,问王暄的母亲,这个出身琅玡王氏的婢女:“义与忠,何择之?”
  王暄母亲说:“义是大义,忠是愚忠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
章节目录